网络法律评论(集刊)

网络法律评论(集刊)C集刊(23-24)

  • 知网
  • 维普目次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

  • 创刊时间:

  • 期刊类别:

    法律外交

  • 出版社:

  • 主编:

  • 发行周期:

    不定期

出版信息
  • 审稿周期:

    个月

  • 被引次数:

  • 邮发代号:

  • 全年定价:

  • 他引率:

  • 邮编:

  • 影响因子:0
  • 期刊分类:
  • 发文量:
  • h指数:
  • 立即指数:
  • 引用半衰期:
期刊详情 投稿咨询 关注公众号

网络法律评论(集刊)杂志论文投稿要求、论文格式是什么?

来源:学术咨询网整理---更新时间:2025-04-20

网络法律评论(集刊)杂志栏目及论文类型发文方向

/有基金 62.5%,/正高/无基金 6.3%

网络法律评论(集刊)杂志投稿要求论文格式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出刊日期:请以正式出刊时间为准。

2023年6月14日星期三

《网络法律评论》简介

【微信公众号“PKU网络法律评论”信息】

《网评》编辑部 PKU网络法律评论 2023-03-16 11:50

《网络法律评论》创刊于2001年,是由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联合主办,以研究网络法为内容的专业学术刊物。截至目前,《网络法律评论》已连续出版24卷,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全文收录,并多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

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特稿、知识产权、网络与数字经济、平台治理、竞争政策等。

投稿邮箱:netlawrev@163.com

《网络法律评论》改版公告及征稿启事

【微信公号“PKU网络法律评论”信息】

《网评》编辑部  PKU网络法律评论  2019-11-22

《网络法律评论》(以下简称“《网评》”)创刊于2001年,是由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联合主办,以研究网络法律为内容的专业学术刊物。《网评》诞生于中国互联网的懵懂时期,当时的中国刚刚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在过去的十八载春秋中,《网评》秉承北大“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融批判精神于学术争鸣之中,见证了中国互联网法律研究“成长的烦恼”,初长成风华正茂、意气飞扬的青年。

现如今,中国互联网产业早已不是世纪初的稚嫩少年,而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模式,并且深度颠覆或改造着国家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互联网法律也已经不再仅仅是法律人的园地,而是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与市场机制互补的、调整资源配置和促进互联网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工具。中国网络法律和网络经济的发展问题也已不再仅是一国的成长之烦恼,过去几十年来互联网和全球化进展早已将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多地与世界同步思考。站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起跑线上,大数据和云计算、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人工智能的开发与部署和物联网等新问题,已成为海内外法律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和自然、人文学科研究者们共同的关切,既关乎私人企业和国家如何在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中获得绝对的发展和相对的领先地位,也关乎在其带来的挑战中作为人类共同体的我们想要塑造何种美好生活的前景。

一如《网评》创刊之初,《网评》在成年之际再次确认了初心不变,又真切地感受到新时代之热切需求和强烈的使命感。特此,《网评》决定自第23卷(预计于2020年6月出版)起进行重大改版。改版后的《网评》将由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和《比较》杂志社联合主办和编辑,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网评》未来将作为法学和经济学、海内外学者的对话平台,并计划在每卷出版时邀请作者和相关领域专家举办小型研讨会。

特此面向国内外法学和经济学研究者及任何对网络法律与经济具有扎实研究和深刻洞见的有识者长期征稿:

一、《网评》计划每年出版两卷(6月和12月),每卷刊登10-12篇文章。

二、改版后的栏目主要有:专题特稿、知识产权、网络与数字经济、平台治理、竞争政策等。

三、投稿篇幅以两万字为宜,不低于一万五千字、不超过三万字。不考虑作者的身份和以往学术经历,只有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的要求。注释体例请参照《中外法学》。

四、来稿请以word格式投递至《网评》投稿邮箱(netlawrev@pku.edu.cn)【主办单位官网信息:《网络法律评论》常设投稿邮箱为netlawrev@163.com】。来稿请加上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并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任职单位和有效联系方法。

五、来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备份,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请自行处理。

六、为扩大学术交流渠道,《网评》编辑部有权以非专有方式向第三人授予已刊作品电子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数字化汇编权、复制权。

如作者不同意授予上述权利,可在来稿前声明保留。任何未同时附声明保留的稿件,视为作者、译者已经审慎阅读、充分知悉并同意本启示之内容。

七、每一篇来稿都受欢迎,并获一视同仁的尊重。《网评》编辑部将与每位投稿者联系,以负责的态度进行沟通。

八、本征稿启事长期有效。对于在本征稿启事发布前已经投递至投稿邮箱的稿件,除非已经退稿或经作者通知撤稿,仍将按照新的选稿标准进行审稿,无需重新投稿。

欢迎踊跃投稿!

《网络法律评论》编辑部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