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 北大期刊
  • CSCD
  • 统计源期刊
  • 知网收录
  • 维普收录
  • 万方收录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创刊时间:

    1987

  • 期刊类别:

    医学

  • 出版社: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主编:

    沈彬

  • 发行周期:

    月刊

出版信息
  • 审稿周期:

    1-3个月

  • 被引次数:

    36485

  • 邮发代号:

    62-80

  • 全年定价:

    ¥460.00

  • 他引率:

    0.5814

  • 邮编:

    610041

  • 影响因子:1.4
  • 期刊分类:外科学
  • 发文量:3947
  • h指数:50
  • 立即指数:0.0997
  • 引用半衰期:3.7568
期刊详情 投稿咨询 关注公众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论文投稿要求、论文格式是什么?

来源:学术咨询网整理---更新时间:2025-04-19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栏目及论文类型发文方向

骨修复,临床论著,组织工程,异体及异地种移殖,循证医学,论著摘要,短篇报道,国际动态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投稿要求论文格式

1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内容

在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各临床学科及研究室,无论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组织、器官的移植与移位,或采用生物制品、非生物制品植入或替代,以及采用非手术方法等,与修复组织结构、重建功能、改善外形等有关的临床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有前瞻性见解的个案报道,有关的新技术、新疗法、经验教训、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及国外最新文献摘要等,均属于本刊刊登内容。尤其欢迎组织工程、异体及异种移植研究类学术论文。栏目设置: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异体及异种移植、综述、短篇论著及短篇报道等。每年第2期为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专栏,同时我刊不定期推出各种专题栏目,包括:肿瘤切除后的修复重建、肢体血循环重建、四肢运动功能重建、足外科、人工关节置换及脊柱脊髓损伤修复等。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作者踊跃投稿。

2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要求

2.1一般要求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期刊的标准。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重点突出、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论著、综述类文稿一般为5000字左右,短篇论著3000字以内,短篇报道、个案报道以1500字为宜。请仔细阅读我刊写作格式模板,参考相关格式撰写后投送(模板在网站首页作者园地下载)。稿件正文以word文档上传,图片以JPG格式附件上传(要求原始图片且图像清晰)。

2.2格式要求

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如涉及课题基金,需在文稿首页左下角用中英文标明基金名称及编号。每篇文稿文题下按对文章贡献大小依次署名,作者署名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如为不同单位、院、所、科室则在姓名右上角注明序号1、2、3等,并在文稿首页左下脚注明各单位详细、名称及第一作者单位邮政编码。通讯作者是对论文全面负责的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并注明通讯作者姓名、职称、是否硕(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E-mail及联系电话。

论著、综述类文稿正文前应附500字左右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短篇论著类文稿附200字以内中文结构式摘要。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采用第3人称撰写,不得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第1人称主语。关键词4~6个,应正确使用医学主题词表内所列词,必要时也可采用自由词。英文文题字母均为大写,所有作者姓名需全部列出,作者如为不同单位、院、所、科室则在姓名右上角注明序号1、2、3等,其后将所有不同单位的英文名称全部列出。单位名称用英文书写,姓名及省、市名用汉语

拼音,姓氏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英文单位名称后注明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包括姓名及E-mail。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或略有扩展,以便对外交流。英文关键词第1个字母需大写,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论著类文稿通常分为前言(引言)、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结果、讨论四部分。前言:概述观察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明确写出该研究的目的;无需进行文献综述及涉及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一般不超过200字。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描述实验对象(人或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基本情况。可列出建立实验方法的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应阐明改进之处及理由。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备他人重复。所有病例、动物、植物、药品、试剂和仪器,应说明来源、批号和规格。要写明所用的统计学方法以及检验水准。结果:按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达所得结果。结果的叙述应详细、确切、客观,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讨论:紧密结合本文报告内容,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应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相联系,并将该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避免不成熟的论点和研究中不足以得出的结论。理由充足时可提出设想和建议,但应恰如其分。

2.3注意事项

(1)投稿务必附单位介绍信,证明稿件内容真实、无署名争议、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等问题,扫描或拍照后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上传至本刊网站。本刊不接受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严禁一稿两投。本刊不收审稿费,对于刊用文稿按有关规定收取版面费,出版后酌致稿酬,并赠送杂志3本。

(2)本刊已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对于检出有严重不端行为的稿件,将一律退稿。

(3)文稿终审录用时,作者需同意将该论文著作权中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并对该论文负全部责任:①上述论文是作者独立创作的原创性作品,未曾发表;②该论文符合国家有关的保密规定;③该论文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著作权及其他合法权利。同时承诺本刊编辑部没有向作者作出修改、录用或退稿通知之前(90日限定时间内),不将上述论文投往其他刊物。

(4)本刊对文稿采用严格的三审制,对终审录用的稿件,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决定刊登的文稿作文字修改,但凡涉及原意修改均会征得作者同意。退改稿件通过网上在线系统进行,作者按修稿要求对稿件修改后,应尽快发回,以加快稿件刊出周期;凡退改稿件1个月不返回者,均视为自动撤稿处理。本刊修、退稿件均与第一作者联系,若第一作者通讯地址变动,请立即与本刊联系。

(5)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于正式出版前1个月通过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提前发行,正式出版时除纸载体,还将同时在本刊网站及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电子期刊形式出版。未经本刊同意,该文稿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使用。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