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北大期刊
  • CSCD
  • 统计源期刊
  • 知网收录
  • 维普收录
  • 万方收录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国气象局

  • 主办单位:

    国家气候中心

  • 国际刊号:

    1673-1719

  • 国内刊号:

    11-5368/P

  • 创刊时间:

    2005

  • 期刊类别:

    环境

  • 出版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主编:

    秦大河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出版信息
  • 审稿周期:

    1-3个月

  • 被引次数:

    16818

  • 邮发代号:

    80-463

  • 全年定价:

    ¥400.00

  • 他引率:

    0.863

  • 邮编:

    100081

  • 影响因子:1.54
  • 期刊分类:气象学
  • 发文量:1042
  • h指数:53
  • 立即指数:0.2637
  • 引用半衰期:3.949
期刊详情 投稿咨询 关注公众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杂志论文投稿要求、论文格式是什么?

来源:学术咨询网整理---更新时间:2025-04-20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杂志栏目及论文类型发文方向

研究论文,研究短论,对策建议,研究计划,动态快讯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杂志投稿要求论文格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内容:来稿应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同时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文责自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篇幅:研究论文(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以6000~8000字为宜(排版后不超过6页),文前有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文后附英文摘要,并在中英文摘要后列出3~8个关键词。综述(不超过4页)、研究短论(不超过4页)、对策论坛(不超过3页)、研究计划(不超过2页)、动态快讯(不超过1页)和书评(不超过2页)等请附英文题目,综述、研究短论和对策论坛在文前请附100~200字中文摘要和3~8个关键词。本刊以研究短论为主,因此来稿应力求精炼,图表和参考文献不宜过多。

题名: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

署名:作者名按顺序排成一行,下面写明工作单位的全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作者来自不同单位时,要分别列出单位名称,并在相应作者姓名右上角标号。中国作者英译名请按汉语拼音拼写;作者单位的英译名称应由小到大,请勿缩写。

中文摘要:请用第三人称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做主语。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要交代背景,更不要阐述一般性的知识,不要有图表和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不应比中文摘要内容少。注意时态、语态、人称的正确使用,以及冠词、数词、单复数的正确使用。

引言:主要交代背景,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本研究的特点及创新之处。请勿在引言中插入图、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

正文:文内各级标题顶格书写,题号分级采用1;1.1;1.1.1;2;2.1;等标著形式,一般标题层次不超过三级。正文内容用5号宋体、单格行距排版。

图件:图要放在文中相应的位置,尽量采用黑白线条图(或彩色图)。坐标标目应由物理量名称或符号和相应的单位组成。如V/(m·s-1),p/hPa。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字母标注,单位符号用正体字母标注。图框下标明图号、图题和图注(中、英文对照)。图件涉及国界时应采用国家正式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绘制,自绘的中国地图切勿漏绘台湾和南海诸岛。

表格:请使用三线表格式,中、英文标题居中排于表格之上,表注置于表格之下。

物理量:文中出现的以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变量等用斜体。

单位:来稿请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废止的计量单位请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首页脚注:论文如果有资助项目请标明项目名称及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职称(职务)/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和E-mail地址。

参考文献: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只列最主要的,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放在引用文献的右上角。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