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学(集刊)杂志

徽学(集刊)杂志AMI入库

  • 维普目次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

  • 创刊时间:

  • 期刊类别:

  • 出版社:

  • 主编:

  • 发行周期:

    半年刊

出版信息
  • 审稿周期:

    个月

  • 被引次数:

  • 邮发代号:

  • 全年定价:

  • 他引率:

  • 邮编:

  • 影响因子:0
  • 期刊分类:
  • 发文量:
  • h指数:
  • 立即指数:
  • 引用半衰期:
杂志官网 投稿咨询 关注公众号

徽学(集刊)杂志简介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

《徽学(集刊)》期刊已被查看:

徽学(集刊)栏目及发文方向

 

联系:徽学(集刊)杂志社

投稿邮箱:huixuebjb@126.com(202101期)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地址:

邮编:

邮发:

全年定价:;欢迎广大学者朋友联系徽学(集刊)杂志社投稿订阅!

注意:本站并非《徽学(集刊)》杂志社官网,不提供征稿投稿服务,仅整理介绍该杂志内容!投稿请直接咨询杂志社!

徽学(集刊)征稿须知及文章特色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2辑。

2024年9月9日星期一

《徽学》稿约

【2021年01期信息】

《徽学》创刊于2000年,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主要刊发海内外高水平徽学研究成果。从第十辑开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增加为两辑。为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准,扩大学术影响力,期待得到您的支持和赐稿。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并允许其以数字化方式在中国知网发行传播,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由本刊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论文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一、本刊注重徽学研究的原创性成果,讲求学术性、理论性、前沿性,开设“文书与文献”“宗族与社会”“徽商与经济”“学术与文化”“理论与综述”“比较及其他”等专栏。凡立论新颖、视角独特、不落陈窠、数据可靠的文章都极为欢迎。

二、本刊持开放式编辑方针,作者不问出处,名学硕儒、在读研究生的来稿只要有学术建树,都优先刊发。来稿不拘形制,专题论文、探索争鸣、书评综述、文献整理等均所欢迎,不限字数,全以质量为准。

三、本刊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作者所投文章须为独立完成的作品,注重学术规范,充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不得一稿两投或多投,文责自负。

四、来稿除正文外,请附上:

(一)作者简介:姓名、所在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二)注释:一律采取脚注形式,每页单独编号,自为起止,具体参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第17~25页,下载地址:http://www.ssap.com.cn/pic/upload/files/pdf/f6349319343783532395883.pdf。

为方便编辑印刷,来稿一律采用电子文本,请径寄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huixuebjb@126.com。

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给稿酬,并寄赠样刊二册,优稿优酬。未用稿件,一律不退,三个月之内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本刊对稿件有删改加工权,作者如果不事先特别声明,则视同默认。

需要订阅本刊的读者和单位,请与《徽学》编辑部联系。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hxyjzx2018@163.com。

本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邮编:230039;电话:0551-65108428

《徽学》编辑部

杂志收录与荣誉

徽学(集刊)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徽学(集刊)发文选摘

徽学(集刊)同类文化期刊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