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

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

  • CSSCI
  • 北大期刊
  • 知网收录
  • 维普收录
  • 万方收录
  • 国家图书馆
基本信息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 国际刊号:

    1004-3241

  • 国内刊号:

    11-2992/G2

  • 创刊时间:

    1992

  • 期刊类别:

    文化期刊

  • 出版社:

    中国典籍与文化

  • 主编:

    安平秋

  • 发行周期:

    季刊

出版信息
  • 审稿周期:

    1-3个月

  • 被引次数:

    2828

  • 邮发代号:

    28-210

  • 全年定价:

    ¥256.00

  • 他引率:

  • 邮编:

    100871

杂志官网 投稿咨询 关注公众号

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简介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中国典籍与文化》(季刊)创刊于1992年,由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 《中国典籍与文化》基本划分为六个版块,其中文化论坛版块,运用专论、散论、杂文等形式,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关注现实文化热点,进行理论阐述。文史新探版块,刊载有深度,有创见,且文笔流畅的考据性短文。文献天地版块,着眼珍稀文献的探幽抉微,传统文献的新意发掘,文献典藏流传的逸闻佳话。文化广角版块,透过具体细微的古代文化事象,多角度审视传统文化。学界纪事版块,刊载相关学人的师友交往,学术活动,治学心得;重要研究课题的进展状况,学术前沿信息;国内研究成果的客观评述。域外汉学版块,借鉴海外汉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开阔研究视野。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已被查看:

中国典籍与文化栏目及发文方向

文化文献天地文史新探文化广角学界纪事

联系: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社

杂志社官网:http://www.ppm.cn

联系电话:010-62751189

投稿邮箱:ccc@pku.edu.c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哲学楼328号

邮编:100871

邮发:28-210

全年定价:¥256.00;欢迎广大学者朋友联系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社投稿订阅!

注意:本站并非《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社官网,不提供征稿投稿服务,仅整理介绍该杂志内容!投稿请直接咨询杂志社!

中国典籍与文化征稿须知及文章特色

一、中国典籍与文化来稿请以Word文档打印纸本,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二、中国典籍与文化随文提供内容摘要(200字)、关键词(2—4个)和英译标题,并附作者简介(50字)和联络信息。

三、来稿正文请按“一、(一)、1.、(1)”的序号设置层次,其中“1.”以下的章节段落的标题不单独占一行;文稿层次较少时可略去“(一)”这一层次;段内分项的可用①②③等表示。

如:一、XXXX

(一)XXXX

1.XXXX

(1)XXXX。①XXX;②XXX;③XXX。

四、来稿中的注释,请采用页下注、每页各自编号,注号置于句末的标点符号之前,如:孔子已有“六艺”之说①,“……将边界查明来奏”①。但引文前有冒号者,句号在引号内,则注号置于引号之外,如:《释名》云:“经者,径也,常典也。”①

五、注释文字标引文献的具体格式规定如下:

1.著作类:著作者《书名》,出版单位,XXXX年,页X至X。又:著作者《书名》卷X,XXXX年XXX本。著作者、书名之间不加冒号、逗号或“著”、“撰”字样。

例:①郭绍虞《宋诗话考》,中华书局,1979年,页75。

②[清]张裕钊《濂亭文集》卷四,清光绪八年查氏木渐斋刊本。

2.古代文献著作者前需括注朝代,书名、篇章名后,可标示所属丛书名;书名加篇名者,书名与篇名之间,如有卷次,加卷次。

例:①[清]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自序》,《清经解续编》卷七四七,上海书店,1988年,页881。

②《旧唐书》卷七三《颜师古传》,中华书局,1975年,页2594。

3.杂志类:著作者《论文名》,《期刊名》X年X期,页X至X。又:著作者《论文名》,《期刊名》X卷X号,页X至X。

例:①袁行霈《〈新编新注十三经〉刍议》,《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页7。

②池田秀三著、金培懿译《韦昭之经学—尤以礼为中心》,《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5卷3期,页141-155。

4.西文书名与杂志名均用斜体,文章名加引号。日文、韩文参考中文样式。

例:①AdDudink,“TheChineseChristianBooksoftheFormerBeitangLibrary”,Sino-WesternCulturalRelationsJournalXXVI(2004),pp.46-59.

5.同一篇文章中,重复出现的文献标注出处只列著作、论文名和页码即可,重复出现的注释不用“上同”简略。

六、图表按先后顺序编号,在文中应有相应文字说明,如见图X,见表X。

七、数字用法: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如18世纪50年代。

2.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其他国家民族的非公历纪年,用中文数字表示,且需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前722),清咸丰十年(1860),日本庆应三年(1867)。

3.中文古籍卷数均用中文数字表示,如作卷三四一,不作三百四十一,叶(页)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杂志收录与荣誉

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评价分析

中国典籍与文化发文选摘

中国典籍与文化同类文化期刊

常见问题